ENGLISH
EN

杜祥琬院士莅临盘古智库,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思考》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3日 阅读数:0


4月21日,盘古智库举行碳达峰碳中和与地方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系列活动,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莅临盘古智库,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思考》主题讲座。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致辞,讲座由盘古智库秘书长周晓光主持。



杜祥琬表示,《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中国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不是别人要我们做”。我们要把国际气候谈判打造成全球治理的平台,为了规避气候变化的风险,需要破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这事关国家的全局和未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说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很积极的态度,是非常负责任的大国。


“双碳”目标实际上是能源命革的两个里程碑,碳达峰不是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降低碳强度是进步,也不是抑制、影响我们的发展,而是推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


杜祥琬强调,首先要观念创新,现代非化石能源的巨大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其次,必须认识到节能提效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第三,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逐步倚重可掌控的非化石能源;第四,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打破“富煤、缺油、少气”的传统印象,更多关注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第五,能源结构转型虽有困难,但低碳转型从能效方面将会获益更多。


谈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杜祥琬提出九个抓手:


第一,能源减碳与蓝天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并不是针对减碳,而是针对空气污染PM2.5,这两者有高度协同性。国际上的标准是15微克/立方米,我国的目标首先是35微克,美丽中国必须要实现这个指标。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同时通过管理节能、技术进步节能和文化节能等举措。现在高耗能产业占比过大,比如说钢铁、水泥,全世界钢铁56%在中国生产,全世界水泥56%在中国生产,我国需要钢铁,也需要水泥,但是不一定需要这么多钢铁和水泥。现在一些省想用高耗能产业拉动经济复苏,坚决要抑制这样的冲动。


第三,电力行业减排,大力开发非化石能源电力。非化石能源是我国可以掌控的,发展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必须发展智能电网,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提升配电网服务水平。建设以非化石能源电力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是以太阳能、风能为主,让电力是优质的、高质量的和灵活的。


第四,交通行业减排,切实倡导绿色出行,以可再生零碳燃料代替石油。


第五,工业减排。工业耗能占全社会耗能60%,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强度。


第六,在建筑的建造和运行中,通过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加速建筑的低碳化。建筑改造不仅可以节能,还能产能,利用BIPV,与建筑结合的光伏,电力自发自用潜力巨大。能源产消一体化,要提高灵活性电源:储能、电动车、充电桩等成为一体化的新型建筑配电系统。


第七,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争取走向无废社会。


第八,发展碳汇,鼓励CCUS等碳移除和碳循环技术。以减排为着力点,同时努力发展碳汇,增加碳吸收,平衡排放量与碳汇值。


第九,依靠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等政策手段,引导碳减排。


杜祥琬在总结中提出,“双碳”目标是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经济、 能源、环境、气候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须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降碳与发展并行不悖,促进新型发展,把握好实现双目标的节奏,积极而稳妥。



易鹏理事长在讲座前致辞,他表示,“低碳”要群策群力,要集中政策、技术等各方力量,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盘古智库接下来会陆续主持“碳达峰碳中和”一系列讨论,盘古智库期待大家一起为“双碳”事业做出贡献。



会后,杜祥琬院士为盘古智库在其著作《低碳发展总论》上签名。



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集团董事长盛希泰;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副主任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郑新业;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中国事务高级顾问涂建军;盘古智库常务理事、北京强国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洪模;华自科技副总裁周艾等参加研讨会。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