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互联互通助力“一带一路”腾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政要谈中国(之四)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0日 阅读数:0

 

引子

       6月21-22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闭幕一个月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尼扎米•甘伽维国际中心(Nizami Ganjavi International Center, NGIC)和盘古智库共同举办的“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会议在京举行。来自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总统、总理、外长,以及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近60人莅临论坛,参与相关讨论。论坛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度重视。开幕式上,来自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驻华使节,分别宣读了三国总统为本次论坛发来的贺信。

论坛紧密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作用,分五个分论坛展开探讨,主题分别为:“国际关系的未来: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作为全球安全贡献者的中国”;“互联互通时代的中国: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贡献者的中国”。经过两天的沟通交流,来自各个国家的政要、学者对于“一带一路”的进程、内涵、实现路径和核心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共识。

本文根据分论坛四:“理解‘一带一路’倡议”讨论中政要与学者的发言整理。
 

回顾中国的对外交流史,正是一部互联互通的历史。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我们的祖先在条件艰苦、交通落后的情况下,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促进了沿途国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也加深了欧亚古代各国各民族的友好情谊。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新倡议,互联互通的意义更显重大。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参会代表远道而来,也同样怀着深化互联互通、把握“一带一路”机遇的美好愿景。第四场的讨论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启。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对相关国家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克罗地亚前总统约西波维奇表示,中国主张在多元和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是一个多元主义的提法,有利于小国维护其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不论是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还是全世界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克罗地亚对于“一带一路”的前景充满信心。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也表示,“一带一路”不仅能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也有助于周边国家充分利用中国雄厚的资本、产能,实现互利共赢。但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全球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来刺激,“一带一路”正是满足了这样一种需要。相反,如果大家都采取保护主义和贸易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周弘则分析了互联互通的深层次要素,认为目前中国加强同世界的联系主要还是通过物质层面的手段,如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往来等,但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始终坚持平等参与、互惠共赢、共同决策,这将使互联互通有更深厚的基础,有利于世界各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学习借鉴欧盟的“软联通”,理解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


 

约西波维奇 克罗地亚总统


 

王勇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一带一路”倡议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将有效促进国家间合作。尼泊尔前总理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看到了中国显著的经济成效。他认为,东南亚是人口聚集的大区域,迫切需要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发起的贸易、技术合作也是这个地区所必需的,以“一带一路”为牵引的合作项目和理念符合他们的需求。双方的合作将促进东南亚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也可促进当地与其他区域的合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丁斗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全球开放”这一论断入手,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入了美国领导的全球市场,现在则通过“一带一路”鼓励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货物流通和资本流通,促进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而携手应对全球化进程引发的金融危机、不公平等负面效应,这将推动全球化进程向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方向迈进。

 

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

尼泊尔总理


 

“一带一路”展现经济发展新范式,互联互通是促进新型发展的重要驱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黑泽尔对互联互通的重要意义有着亲身的感受。她回忆道,自己接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时,正值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应对金融危机后的亚洲经济问题成为她的重要任务。她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新的发展范式,其驱动力是新的区域一体化,这就要求建立共同市场和实现互联互通。延续到今天,可以发现,“一带一路”正在成为这种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新范式的体现,为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蒙古前总统奥其尔巴特也认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充足的金融资金,有助于促进资本、创新、金融资源和劳动力的流通,有助于联通亚洲四个大区域。他还提到了习近平主席来访蒙古时的表态,建议当前应以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为基础,促进中蒙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代表谈到,互联互通的实现不能只依赖政府,也要重视发挥商业机构的力量和民众的作用,要让人民深切意识到,他们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能够从中获益。丝路金融有限公司CEO李山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需要当地政府和商业的参与,需要更多的依靠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权力,这样才能有效节省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黑泽尔  联合国副秘书长


 

彭萨勒玛·奥其尔巴特

蒙古国前总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有目共睹。与会者一致认为,只要中国和带路沿线国家相互理解,定能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迎来新的繁荣。


 

盘古智库景桦、杜文睿、罗震、吕晴晴、宋勉、李文棣供稿。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