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意定监护制度的发展与挑战——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专题研讨会(70)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6日 阅读数:0

7月4日下午,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北京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意定监护制度的发展与挑战”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力邀多位法律领域及老龄领域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共话现代社会发展下的意定监护制度。凤凰网风直播、头条养老、学说平台以及“老龄与未来”视频号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近15万。


会议现场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北京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贾云竹主持。围绕现代社会发展下意定监护制度的发展与挑战,四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分享。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第六届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肖扬以“成年心智障碍者监护的进展、问题与政策建议”为题,重点探讨心智障碍家庭两代人的监护问题。她首先阐述了国家法律制度变革对心智障碍家庭破解监护问题的积极影响以及社会实践层面的探索与发展。同时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在成年监护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心智障碍者及家庭仍然无法走出监护难的现实困境:一是找不到可以托付的、合适的监护人;二是监护监督的缺失,父母担心设立监督人会适得其反,且有经济负担,主张“无监督就不监护”;三是虽然成年心智障碍者的监护已迫在眉睫,但签署监护协议的家庭却是凤毛麟角,困难重重。她建议,国家和政府应将成年监护的兜底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心智障碍者监护监督制度。此外,社会监护组织和家长组织也应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专业化服务水平提高,使心智障碍者和他们的父母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北京市融商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王颖围绕“权利保护视角下的意定监护思考”,将与意定监护相关联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统筹起来,探讨老龄化、少子化、不婚不育主义、家庭结构多元化等背景下,尽快落实意定监护制度的可行性和迫切性。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监护”与“意定监护”的定义和特点,列举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监护制度的通盘考虑、意定监护和遗产继承的关系、意定监护人的选择标准、第三方监督机制以及法律救济途径和机制五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法律思考。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调研部部长、公证员康志龙以“公证视角下的意定监护探讨”为题,围绕公证机构在意定监护实务中的职能定位、实践探索、对策探讨等内容展开话题。他表示,从域外意定监护的立法实践与法律实务观察,大多数国家或者地区从尊重被监护人自我决定权、防止监护人滥用监护权力、维持被监护人正常社会生活的人权保障理念出发,由家事(家庭)法院、行政当局和公证机构等部门(机构)适度干预意定监护的依法设立和有效实施,来实现弥补被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成年人)精神行为能力不足、保障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监护制度设计初衷。针对相关对策,他认为,应强化树立新的成年监护理念、加快完善配套规范体系、推动意定监护生效条件认定、健全完善意定监护监督体系,并进一步培育发展专业社会监护力量。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王瑛围绕“意定监护制度与生前预嘱/安宁缓和医疗”,就意定监护制度国内现状、意定监护与医学伦理、生前预嘱与缓和医疗国内发展、意定监护与安宁缓和医疗的交集与处置等方面作精彩分享,并对预立照护计划(ACP)的实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表示,意定监护制度对生前预嘱及安宁缓和医疗的意义,在于三个“有可能”:有可能减少由于法定监护人不作为(包括无过错)致使无行为能力的进入生命末期的人,即使有生前预嘱也无法实现的情况;有可能使更多的人签署生前预嘱;有可能使更多的人和家庭获得缓和医疗的援助。


多位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胡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梁春晓,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六所研究员、教授级高工龚炳铮,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等参与本次专题研讨会。参与本次会议的还有:沁春智慧养老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刑天,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及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律师屈振红,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原秘书长支芬和等。与会嘉宾围绕财产信托和人身照顾、特殊需要信托、社区基金和意定监护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入的探讨。


颁奖2


最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为四位主讲嘉宾颁发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题分享感谢状。



与会嘉宾精彩发言将陆续更新在“老龄与未来”公众号上,会议视频回放详见“老龄与未来”微信视频号,敬请关注。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