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研究成果RESEARCH

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2021年11月29日

《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作者:盘古智库课题组


时间:2015年10月


盘古智库《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课题发布会于5月28日晚在中关村创业大街Binggo咖啡馆举行。课题组成员:盘古智库理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易鹏;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程实分别介绍了课题内容,并提出创新创业综合体概念。


内容摘要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指出,这与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一起,将构成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同时创新也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手段。作为顺应网络时代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孵化器引起人们愈来愈强烈的关注。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孵化器诞生以来,强劲地推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在培育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作为孵化器诞生地,美国在经历了初始创立、多功能发展、高速成长以及创新蜕变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后,拥有了相对成熟的孵化器产业运行机制。其以“创业加速器”以及“虚拟孵化”为代表的创新孵化模式,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引领者。德国孵化器起步晚于美国,但其逐步形成的以利益链条为中心的参股孵化模式、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孵化模式以及“海外孵化”的国际化扩展模式,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在法国,政府资助、综合运作、企业创办等多种孵化器运作发展模式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曾经作为一个地小人少、资源贫乏发展中国家的以色列,更是在孵化器对高科技产业的推动下,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987年,我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诞生以来,科技企业孵化器迅猛发展,数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据科技部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孵化器已超过1600家。总体上看,国家政策层面的积极支持是我国创新创业孵化器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地方政府也基于本地区经济转型、提升就业等方面的需要,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孵化器发展,并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大以国有为背景的孵化器模式。随着愈来愈多的个人、投资机构等民营资本参与到孵化器的建设中来,我国的孵化器运作模式日渐丰富,形成了风险资本推动型、产业资本推动型孵化器、中介服务型孵化器以及NGO主导型孵化器等模式。


近十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成长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事实上,从美国第一家创新创业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的经验来看,孵化器正是诞生于房地产业。在孵化器的发展过程中,地产商的角色也正从单纯的孵化器载体提供者,向综合平台资源整合者转变。当然,发展孵化器,不是又要“大兴土木”搞建设,更不能以产业孵化之名行地产之实。展望未来,我国孵化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政策资源配置有待改善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孵化器产业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发展创新创业孵化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以提高孵化器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激发社会大众创造活力,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为转方式、调结构,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孵化产业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创新机制实现孵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二以创新创业综合体为抓手盘活各地方存量资源;三是以功能拓展提升孵化产业服务能力;四是以优质网络搭建孵化产业共享平台;五是以智库平台建立孵化联盟促进创新创业;六是以创新环境弘扬孵化产业创业文化。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