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盘古智库评选出2020年十大国际新闻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1日 阅读数:0

新年伊始,回顾202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发生诸多国际大事,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盘古智库发起“2020十大国际新闻”评选活动。盘古智库特组织学术委员及研究员等专家共同推荐出25项候选事件。在此基础上,盘古智库邀请包括但不限于智库学者、企业家、媒体人等各界精英人士进行投票,选出中国人视角中“2020年十大国际新闻”,并邀请相关学者对这十大新闻进行解读。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次评选是在中国举行,因此更多是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待国际事务。2020年,“新冠病毒引起全球危机”、“美国总统大选选情复杂,拜登当选美国总统”、“RCEP谈判多年获签,中国积极考虑加入CPTPP,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等国际大事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事件。


一、新冠疫情引起全球危机


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2020年的世界。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大流行”。截至北京时间12月30日,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77万例。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冲击之广、危害之烈、防控之难在人类历史上罕见。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全球健康危机及经济危机,正深刻地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如今,多款疫苗已相继量产,为抗疫带来曙光,但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还远未结束。


梁启东(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新冠疫情是今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新冠病毒传播范围广,速度十分恐怖;疫情传播规律尚未摸清;病毒来源不详,溯源尚未完成;“无症状”病例增加,更加重了人们对疫情的担忧;还没有任何一个针对性的药。


新冠疫情是一场全球的瘟疫,给我们的经济、社会甚至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冠病毒疫情是“需求抑制型灾难”。疫情是世界经济转折点,本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到2017年前后,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区间,但疫情改变了这个进程。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背景下,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


程亚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我们以为这是一场“意外”,以为“不至于如此”,并因此责难起某些人、某些观念,某些机制,实际上,正如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所记述的那样,病疫一直长存于人类历史,与人类生活如影随形。“突然”到来的新冠疫情再次凸显了人类生存的限度,人类没有相像的那样强大,无论有多少发明创造,来自大自然的或者其他方面的危机事态突然到来时,会发现以往自鸣得意的那些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以及其他领域的发明创造,统统不过是些泥塑瓷器。疫情再度让这个世界狼狈不堪,也提醒我们在陶醉于“文明”“权利”“现代化”时,最需要关注的事情,仍是生存本身。


成晓河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新冠疫病导致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不仅给人类造成史无前例的人力物力损失,也使本已动荡不安的国际关系雪上加霜,全球一体化遭受挫折。尽管如此,新冠疫病为以新冠疫苗和特效药开发为核心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百年一遇的良机,并加速全球权力、财富的再分配以及力量的重组。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当下世界的繁荣取决于物资与人员几乎不受限制的流动,由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作用。但是,新冠肺炎改变了这一切,它让国家竖起高墙,仔细又厌恶地检查着一切从外国过来的商品和人员。这使得全球经济遭遇巨大的冲击,中国以外的绝大多数经济体陷入严重的衰退。封锁还是不封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防疫问题,更是一个充满伦理和经济博弈的选择题。


二、美国总统大选选情复杂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


图片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迎来2020年大选投票日。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再次成为左右大选结果的关键州。虽经美联社公布的选举结果显示拜登获胜,但由于特朗普拒不认输,并在多州发起诉讼,选举结果仍未完全确定。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选举人团共538位选举人按照各州选举结果投下选举人票,拜登获得306张选举人票,特朗普获得232票,确认民主党人拜登赢得美国大选,成为下届美国总统。


时殷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杰出教授,国务院参事):


为规避近乎无法“化方为圆”的众多巨大政治/社会撕裂,拜登在竞选中的基本战略是主要攻击特朗普侵害美国民主制,却不提出一套有起码清晰和系统程度的政策纲领,而特别由于五项缘由(美国内部严重撕裂、必须“绥靖”或迁就民主党左派和共和党民粹派、国会参议院仍由共和党人占多数和众议院内的民主党多数显著缩减、美国新冠大流疫与经济衰退皆空前严重;民主党自由主义精英自2008年以来殆无世界观的重大创新性调整),这样的政策纲领很可能经久缺位,而所有这些大概势将延宕拜登行政当局对华政策体系的浮现,其效应对较缓解、较稳定的中美关系而言良性与恶性相兼。


在预计拜登行政当局的内外方向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情不自禁和多少下意识地将拜登总统想象为奥巴马之下的副总统,将拜登行政当局想象为奥巴马行政当局。殊不知,2016年以来世界、美国和其他多个大国已经有巨大和急剧的变化,决定拜登虽然总的来说意欲回复往昔,回复“正常”,但他大致至多只能回返半途,无法以基本不变去应万变。


梁启东(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拜登没有“白等”,终于战胜“不靠谱”的特朗普。对“拜登时代”的中美关系怎么样看?特朗普时期,美国发动起来的中美贸易战、投资战、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等走势将会怎样?应该看到,中美关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就中美贸易战,2018年由特朗普发起的“史诗级”的贸易大战,中国几乎所有商品都将被美国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明确定位就是持久战,现在中美贸易战进入比拼耐力阶段。


不要寄希望美方新的领导层会改变对中国遏制、压制的态势。因为美方对中国的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奥巴马提出重返亚太以来,中美关系性质就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有斗争有合作转向全面斗争,斗争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主题。贸易战不是全部,也不要指望短期会结束。必须坚决斗争,在斗争中实现发展和超越。美国围剿、攻击中国的战车已经开动,不要指望美国能对中国网开一面。


拜登的“对华三条”可以看出来这样的政策导向:美国将与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凭借占据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从环境到劳动力、贸易、技术以及透明度的规则(团结起来重塑西方的优势地位,重回多边主义);美国对华将采取强硬措施,不让中国主导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阻止中国崛起为技术和产业强国);美国打算在气候变化、防核扩散和全球卫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交汇的问题”上与中国合作。就针对中国的政策,有专家的观点我很赞同:特朗普是“开水烫青蛙”,所有“手段”都在台面上;拜登是“温水煮青蛙”,这样的手段更可怕。


程亚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混乱的美国总统大选,与混乱的疫情,共同构成了2020年美国政治和社会光谱的关键部分。当前美国所发生的,已是反政治的政治、反文明的文明,它是战后所形成的资本与政治的互进关系再度瓦解的结果,也是权利政治和多元主义无度扩张的必然后继。拜登的当选不会改变美国的总体态势,今天的美国政治家和思想者们最需要温习的是卢梭曾说过的一句话:“唯有当人类劳动的收获超过了他们自身的需要时,政治状态才能够存在。”


成晓河(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这是一场扣人心弦、决定美国未来走向的世纪选举。投票人数之髙,争议之大前所未有,显示美国民众对这次选举的高度重视、民主共和两党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美国社会深刻的难以弥合的分歧。尽管特朗普拒绝承认败选,拜登当选为下一届美国总统已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本次大选使本已严重分裂的美国社会更加分裂,束缚拜登政府的手脚,并将持续负面影响美国的未来发展。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只要是大选年,无论谁当选美国的新总统,大概率都会成为当年十大新闻之一。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影响力确实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但是,拜登当选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意义在于他终结了特朗普总统寻求连任的道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冲击,也就意味着拜登当选有多么大的重要意义。简单地将特朗普败选视作美国内外“不确定性”的终止,毫无疑问是肤浅的。拜登上台还会有新的“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因为年龄因素大概率只能干一届的总统,拜登赢得并不轻松,因为民主党没能夺回参议院的多数党地位,所以他面临一上台就“跛脚”的尴尬境地。对拜登来说,要么中规中矩,无所事事,最终为他人做嫁衣裳;要么无所顾忌,奋不顾身,充分利用四年时间做出一番大事业。


江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游财经专家顾问):


这次美国大选创造了多个第一,无论是哪个候选人都拿到了几乎创纪录的选票,但是选情的胶着让人直到年底都不敢说确认了谁是美国的下一任总统,这也注定了此次大选将会载入史册。



三、RCEP谈判多年获签 中国宣布积极考虑加入CPTPP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


图片


15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11月15日正式签署该协定,RCEP经过8年谈判得以签署。11月20日,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方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一表态引发全球高度关注,中方表态再次申明了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一贯立场。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未来中欧经济纽带将不断加深。


徐林(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在全球化遭受民粹冲击,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受到日益蔓延的贸易保护主义前所未有挑战的困难时期,中国与亚太地区15个国家达成RCEP,无疑点亮了坚定维护自由贸易体系的希望之光。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需要坚定捍卫全球自由贸易体制,但未来加入CPTPP之路并不会平坦,一定会遇到诸多非贸易因素的干扰,这是我国今后不得不面对的国际政治现实。不管如何,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自身的制度改革,在国内的治理体系方面更好与国家规则接轨,携手主要经济体完善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并在实践中树立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负责任大国的模范。


庞中英(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特聘教授):


无论是RCEP还是CPTPP,都说明,全球化总归是康庄大道,“亚太”地区或者“印太”地区,如今是全球化的中心,是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量。全球化的可持续性建立在大多数参加者普遍受益、劳动者基本权益得到保护、环境和气候没有毁灭性的改变。我们看到,无论是CPTPP,还是RCEP,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使用了“伙伴关系”,甚至是“命运共同体”。这从原则上或者指导思想上大大地超越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具有代表长期的未来的和平与发展的巨大意义。


程亚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在一片“全球化终结”的惊呼声中,涵盖35亿人口的RCEP协议,以及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投资协议终于达成,这是黯淡的2020年的两个难得亮点,它是伸向近年来屡受挫折的多边主义的温暖手臂,也为人们在动荡不宁中增加了一些安定感。2020年也许是“美国世纪”的结束元年,也是一个后美国化时代的起始。未来仍会充满紧张和不确定,但对未来的探索永不会停止。


成晓河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RCEP协定的签署使旷日持久的15个国家的谈判告一段落;如能获批,这些国家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化遭受各种冲击、单边保护主义抬头之际,该协议向世人昭示多边的自贸协定安排仍是人心所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2018年开启的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因为疫情原因而终止,反而继续深化,不断加大中美两国的“脱钩”风险。在这种情况下,RCEP的签订使中国稳固了在亚太地区的区域经贸一体化进程。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RCEP都是对贸易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宣布积极考虑加入CPTPP更加显示出中国希望参与全球化和以深化改革开放来进一步拥抱全球化的决心与信心。


岳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RCEP谈判多年获签,中国宣布积极考虑加入CPTPP。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参与者。中国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理论与实践均获成功的显著实例。为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并在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中继续提升自身的生产效能,进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是中国在赢得全球化红利之后,对国际社会的善意回馈,是中国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具体呈现。


江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游财经专家顾问):


RCEP是第一个非美国主导的全球意义上的跨区域自由贸易协议,此项协议的签署代表着中国等亚洲国家逐渐在世界经济贸易中获得了全面的自主权,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正在发生改变。


四、一代球王马拉多纳逝世 篮球巨星科比坠机身亡


图片


当地时间11月25日,阿根廷传奇球星迭戈·马拉多纳因心脏骤停辞世,享年60岁。一代球王突然离去在世界引发巨大关注,全球无数政要名流、足坛明星及普通球迷纷纷表达哀悼之情。阿根廷总统府发布公告,全国进入为期3天的哀悼期。1月26日,NBA名宿科比·布莱恩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拉巴萨斯市乘坐直升机坠机遇难,年仅41岁,一同遭遇不幸的还有他13岁的女儿。


刘建宏(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著名主持人、凯利时董事长):


乔丹已经封神,科比是最接近神的那个人。或者说没见过乔丹的人,因为科比也不会觉得有多遗憾,他让太多人明白了天才的坚持、勤奋。如果说贝利是足球之神,马拉多纳就是齐天大圣,天使与魔鬼集于一身,天赋和叛逆是A面B面。


五、美国等针对伊朗敏感人物的斩首行动屡屡得手


图片


1月3日,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外遭美军空袭身亡。伊朗随后要求国际刑警组织逮捕涉嫌参与暗杀苏莱曼尼的36名美国官员,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暗杀苏莱曼尼实施“严厉报复”仍在伊朗的议程中。12月27日,伊朗将涉嫌参与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的美国人名单增至48人。


11月27日,伊朗最重量级核科学家、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莫森·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被不明身份的武装恐怖分子暗杀身亡。尽管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布制造了此次袭击,但伊朗方面多次表示,此次袭击系由以色列策划实施,并且背后还有美国的参与。


成晓河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针对伊朗苏莱曼将军以及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的斩首行动是一国对另一国关键人物进行精确定点清除的最新事例,反映出敌对国家依靠高技术在隐蔽阵线上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些斩首行动是一种于法无据的单边秘密行动,会进一步强化相关国家间的敌意并进一步加剧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凭借先进技术,美国的斩首行动屡屡得手。从后果来看,这种威慑力量非常有效,也没有引发伊朗的大规模报复。所以,直接针对领导层的威胁,加大了美国对敌对国家或势力的威慑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博弈方式。尽管我们谴责任何形式的未经审判的杀戮,但是斩首行动确实降低了战争等国际政治对普通民众的伤害。



六、美股创历史四次熔断


图片


3月,美国股市在连续8个交易日内四次熔断,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形。美股连续熔断发生在美股迭创历史新高之际,其触发原因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以及全球原油价格暴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包括美国股市在过去10余年内形成的一系列结构性特征,包括上市公司持续大规模回购股票、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异军突起、对冲基金使用了一系列基于波动率的新策略等。


万喆(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学术委员):


2月份疫情在全球爆发,带来了地球的“停摆”,从而使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陷入了历史罕见的停滞中。金融市场首当其冲,对于社会变化的敏感性使其受到了巨大冲击。3月9日,周一,美国股市开盘即狂跌,道指直落2000点,一时触发熔断机制。


人们惊呼“惨烈”。而这只是前奏。随后,10天内,美股四次触发熔断机制,不断打破历史纪录。美油期货5月合约最低跌至负40美元/桶,已然颠覆经济学和商品交易价格常识。这是自石油期货从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交易。而油价走低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基础下的全球经济停摆和需求疲弱。


当此前油价开盘即“闪崩”,狂泻31%,被媒体形容为“惨烈崩盘”,油价跌成负数该如何形容?当华盛顿嘴里说“没关系没关系”,华尔街的身体却如此实诚,人类已很难再用“惨烈”或任何词语形容市场。因为,市场自有其规律,它总要告诉人们:讲真,我不是用来被遣词造句的地方。


成晓河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股熔断是新冠疫病开始在美国蔓延的一种剧烈的市场反应,凸显美国投资人对未来美国经济走向的强烈负面看法和恐慌情绪以及庞大的美国股市内在的脆弱性。十天四次熔断危及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动摇了美国安身立命之本,迫使美联储不得不祭“降息至零+量化宽松”的特殊应对措施。尽管美股指数迅速回升,但这次熔断给美国投资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和经济损失。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2020年美股连续四次熔断,凸显出新冠肺炎对经济的破坏性作用。历史上,这种情况几乎就可以判决美国经济崩溃。但是,今年四次熔断的美股不但已经全部收复失地,而且再创新高。这在现实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疫情导致的经济停摆还在继续,大量的普通民众依然需要政府救济以维持基本生活;但另一方面,股市背后的有钱人的财富得到疯狂地增长。资本主义固有的两极分化趋势进一步强化。


七、安倍成为日本任职最长首相后因病辞职


图片


当地时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辞去日本首相一职。安倍在会上表示,因发现旧疾溃疡性大肠炎复发,为避免个人健康影响执政,决定辞去首相职务。安倍还强调,他将继续履职至新首相选出,以尽责任。截止至8月24日,安倍已连续担任日本首相2799天,成为日本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时殷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杰出教授,国务院参事):


在战略和对外政策领域,安倍首相任内最大的作为是在其末段。他不仅大体成功地令严重疏离大多数盟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持较例外的亲日态势,也不仅促使华盛顿接过起初由他长时间提倡的印太联盟理念并大加实践,而且总的来说呼应特朗普在诸关键问题领域的对华政策。


安倍的政治遗产首先是安排和支持菅义伟继任首相。10月初,菅义伟作为首相刚上台,就急忙为东道主,在东京举行主要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国印太联盟外长会谈。同样针对中国,10月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三艘军舰在南海从事反潜战演习,包括一艘直升机航母和一艘潜艇,演习结束后在越南金兰湾停泊以补给物资,10月26日至11月5日美日两国在日本周围举行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有46,000名官兵、数十艘战舰(包括美国“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和日本直升飞机航母在内)和数百架军机参加。很明显,安倍的战略遗产正由菅义伟变本加厉地宏扬。


程亚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如果不是“称病”,安倍也许仍能延续他的首相生涯。在最近一些年“先进国家”不断表现出“不先进”的年代,亚洲的日本与欧洲的德国,这两个重要的发达经济体的政府首脑及所属政党,在“民主选举”的机制下仍能保持长期执政,它的原因显然不仅仅在政治。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本的政府导向资本主义、德国的“莱茵模式”或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股东资本主义,它们在维护政治秩序稳定性上的效益优劣,已在最近一些年得到了检验。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安倍已经成为日本宪政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而且下台原因是健康问题,而非政策问题。这表明日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强人政治的特征。在内外部挑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世界多个国家出现强人政治现象。强人政治能够有效凝聚国内共识,实施长远战略,可以避免政策摇摆导致的失误和无为。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日本长期停滞的经济确实有所复苏和好转。东京奥运会也无疑将再次大大提高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但是,新冠肺炎却使得这两个目标都在2020年化为泡影。这估计也是他决心辞职的重要原因吧。


李玲飞(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日本“史上最长政权”突然谢幕,虽然嘴上说着不会“以退为进”,安倍依然维持着对自民党内最大派阀和主流派的影响力,决定他会否三度挑战首相大位的关键,恐怕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能不能妥善解决缠身的丑闻。



八、俄罗斯宪法修正案通过 普京可在2024年继续参选


图片


当地时间7月1日,作为本次宪法修订的最后一个环节,俄罗斯2020年宪法修正案的全民投票结束。毫无悬念的投票通过结果,意味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4年总统任期届满后可以继续竞选总统。


今年1月15日,普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首次提议修改宪法。随后,修宪草案获得国家杜马、联邦委员会和地方议会通过,并得到宪法法院的合宪确认。


程亚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俄罗斯的“家事”,但如果前后左右去看,像普京这样的强势领导人,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已“群体性”涌现。在不少人以“民主”的名义对他们表达出失望时,更值得问的,也许仍是那个老问题:什么是政治?或者,这个时代在政治上的刚需究竟是什么?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强人政治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不断出现的一种特征。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普京大帝就是其中的高手。俄罗斯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意味着俄罗斯的强人政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九、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率先复苏


图片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从一季度被迫“深蹲”,GDP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一度出现两位数下降;到二季度GDP增速跃升至3.2%;再到三季度GDP增速加快至4.9%,多个指标实现年度首次转正。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叶青(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到12月28日为止,几乎所有的国内国外像个样子的经济预测机构、智库,都说全球只有中国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在2%左右,明年预计在8%左右,由于今年第一季度出奇的低基数,明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可能是15%,少有的两位数。


但是,据经济日报28日报道,越南统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越南GDP同比增长2.91%。是30年以来最低的。过去两年,越南的经济增速都在7%以上。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最低调的是两个国家:越南、朝鲜,基本上没有疫情方面的消息,在埋头“苦干加巧干”。既然是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是比较可信的。


不管怎么说,2020年一定是中国从最难走向最稳妥的一年,老百姓也从“窒息”走向“深呼吸”。关键在于,中国从1月底到现在,采取了一系列关键性措施:


一是集中力量打好抗疫歼灭战。相关院士、4.26万援鄂医疗队集中湖北,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从武汉来说,从3月10日总书记到武汉到3月底,经济开始复苏,大商场开门,地铁工地复工,汽车厂大面积复工。


二是提出“六保”。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成为抗击疫情与经济复苏的六大重点。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3673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6408亿元,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265亿元。


三是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3日下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最为合适的举措。


四是对世人宣布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在2016年年初,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宣布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指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并首次正式宣布“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提高了国人的信心。


五是积极参与世界新格局的建设。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11月15日举行,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12月18日有媒体报道,中欧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BIT)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可以预见,2021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将会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0年就要过去,凡是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不希望中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都把它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梁启东(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尽管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不可低估,中美贸易战等冲突与挑战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总体上看是可控的,不会阻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要牢固树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自信。因为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包括五点特性:一是体量大,总体实力强。二是制造能力强。三是市场规模大,内需空间广阔。四是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中国经济有韧劲,抗打击能力强。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我们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和韧劲,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自信和坚定。我们可以在防控新冠疫情中体现大国担当、承担大国责任,我们也能在应对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塑造大国形象、彰显大国气度。我们要观大势、谋全局,谋大略、施良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坚定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信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程亚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中国在2020年可谓“悲喜两重天”,年初乍然而到的汹汹疫情和举国禁足,一时让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怜悯”对象;在争议声中实施的决然措施,又让中国在有效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又在下半年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全球抗疫物资的主要提供者,以及不少国家度过疫情和经济复苏的希望所在。这也使一些智库和研究机构修订了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刻表。疫情又一次让人们见识了汉字“危机”两个字的深刻内涵。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在新冠肺炎的打击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几乎唯一的亮点。这也凸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江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游财经专家顾问):


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之下,全世界都陷入了经济的衰退,但是中国却成为了整个世界经济一枝独秀的地方,我们不仅成功实现了疫情防控,更实现了复产复工乃至于全面的经济复苏,中国正在给世界带来全新的经济增长力量,这是中国治理模式的先进性最突出的展现也是中国制度自信的真正体现。


十、以色列与阿联酋及巴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


图片


当地时间9月15日,以色列在美国白宫和阿联酋以及巴林分别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宣布以色列和这两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建交。负责主持仪式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形容这是新中东的黎明。


梁亚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混乱”!但是,《亚伯拉罕协议》却恰恰相反,它给中东地区带来更多的和平和秩序。如果一定要说特朗普总统有什么重要的积极的外交遗产的话,《亚伯拉罕协议》一定是其中之一。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