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鹏:西安发展硬科技也需软智业
11月7日,在“硬科技”概念的诞生地西安,全球首届硬科技创新大会拉开帷幕。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硬科技”领域代表和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领军人物将齐聚西安,共绘全球“硬科技”发展蓝图。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应邀参加此次大会,并发表感想与各位读者分享。
前几天我在西安参加了首届全球硬科技大会,我也成为了硬科技智库的理事成员之一。
其实早在几年前,硬科技大会概念的提出者米磊博士曾经几次来过北京香山的盘古智库,以及我去西安时,围绕硬科技的概念、以及硬科技大会筹办工作等,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
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对硬科技大会最终能在西安的顺利召开并取得较大影响感到欣慰。
十九大召开后,在新时代的旗帜下,各个地方的经济需要新的发展,新的发展需要新的动能,新的动能需要新的概念来推动。
西安打造“硬科技”这个概念就是一个新动能,将对西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好丝绸之路新起点城市,起到了一个正向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米磊博士创造的概念中,“硬科技”是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统称,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高壁垒,难复制,是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西安的“硬科技”中拥有“八路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
这种八路军的硬科技的发展基础必须要建立在先进技术之上,然而对于一个城市更重要的不是要硬科技,而是由技术支撑的能够在市场热销的产品,从而转化为GDP/税收和就业;而要达到此目标也就意味着,硬科技的发展,也需要软智业来支撑。 目前来看,国内发展的好的城市基本上都是智业发达的城市;也很少看到智业不发达城市能够发展的很好的案例。 我今天提出的智业包括智库提供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区域战略等功能,各种品牌推广、金融策划、文创提供各种策划、谋划、规划、概念、品牌设计等各种咨询公司一起参与的智慧产业链;是由知识、见识支撑来打造一个智慧产业。 智业有高知识,高人才、高资源的特点;往往需要足够的集聚,通过浓度到热度,热度到宽度、宽度到深度,深度到高度的路径来创造价值。事实上,这次西安能够打造硬科技本身就是智业价值的体现。
举例而言,如果西安要发展通航产业这个硬科技产业,首先是西安本地的科研院所提供技术,航空企业提供资源。
但通航产业要发展面临着政策问题,比如空域的放开。就需要智库来出台政策建议,影响中央部委乃至军方对空域放开的可行性认可。
通航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品牌公司进行品牌的策划,使得消费者认可产品产生购买。在公司管理制造流程中间,可能需要咨询公司进行管理咨询、财务咨询、物流供应链咨询等等,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效益。
再比如西安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这硬科技产业,就需要智库来研究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如何更好的配置资源,这就需要智库提供具体的研究报告。
我担任盘古智库的理事长,经常跟韩国各方面互动,跟三星的高层有不少接触,我在韩国国会也做过演讲,一直呼吁韩国各方面能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会,和中国的企业联合来开拓一带一路的商机。
西安事实上已再次分享到韩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红利,几年前三星在西安就有非常大数额的投资项目,最近第二期又投资了70亿美元,未来还可能追加投资。
而未来西安要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这硬科技,要在一带一路进行进行深挖,比如和IT业极为发达的印度如何互动就要进一步通过智业的国别研究,运输线路回报分析,印度法律投资环境、劳工政策分析等研究,通过设定基金等金融产品的策划来推动西安与印度的互动,乃至西安与韩国、印度信息产业的联动等等;都需要智业的深度参与和推动。
通过以上案例,应该再次让我们明白发展硬科技也需软智业的必要性,而且遵循智业的发展的规律,有意识的在西安中心城市打造智业聚集区,最终推动西安实现追赶超越,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好丝绸之路新起点。